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

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

連結

  • 把素養當主軸,以培養終身學習者為理想的新課綱,是台灣第一次把國小、國中到高中12年教育統整起來的一貫課程。
  • 過去,只要孩子考上好大學,就代表教育成功,從108課綱開始,肯定不同的可能性,讓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方向,才是幫孩子邁向成功。
  • 主要因為世界變化的速度,已經快到令人難以想像,沒人敢斷言未來世界的樣貌。
  • 唯一確定的是,未來知識更新的週期將愈來愈快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研究,知識半衰期(衰退的速度)從18世紀的80、90年,演進到19世紀、20世紀初的30年,21世紀的知識半衰期只剩3年。
  •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俊鴻看過一篇研究報告,人類的醫學知識在1950年代得花50年,才能成長一倍;80年代縮短為7年;2010年再縮短成3年半;預測2020年只要73天。
  • 「明年醫學院學生上學期的課程還沒上完,教科書內容已經有一半過時,」楊俊鴻驚訝又無奈。
  • 既有的工作型態,未來也有可能改變、甚至不存在。牛津大學2013年發表一篇論文,針對702種工作做分析,發現有將近47%的工作,在未來20年內會消失。
  • 「這是AlphaGo打敗人類前發表的,」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表示,在那之後,全世界又挹注更多資源發展AI,消失的工作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。
  • 未來下一代身處的世界,更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。他們面對的難題,是人口高齡化、勞健保破產、氣候變遷或科技倫理這般既複雜又充滿不確定性,光靠單一學科的力量無法迎刃而解,更無法從人類過去歷史搜尋解答。
  • 過去的知識會過時,無法保證孩子能夠面對未來的問題,但素養(Competence)可以。很多家長一聽到「素養」,第一時間都以為是公民、音樂或人文素養那種平日的修習和涵養。
  • 其實不然,12年國教總綱裡的核心素養,指的是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具備的知識、能力和態度。

      沒有留言:

      張貼留言